第222章 公审之后余日晴
这对这些所谓耕读传家的士绅之家才是毁灭的打击,不止在晋州城,现在就算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的影响力也开始越来越低。
就在前几日,甚至有些签了卖身契的农奴都开始陆续出现逃亡的现象,虽然最后都抓了回来并狠狠惩戒了一番,但架不住人心思动啊。
若是一个个全部都跑了,自己怎么办?难道还能抓回来全部打死吗?那地谁县衙闹事、报案林县的县太爷,齐民也很头痛。
农奴还好说,有卖身契为凭,遵着律抓抓,爱打打,本县佃户主之间就是雇佣关系,秋收之后很多佃户与他们其实已经结束了雇佣关系。
这些人本身是没有户籍的,如果要落户开荒,晋州城是张开双臂欢迎的,这是殿下定下来的调子,自己可不敢奉违。
至于那些有户籍的就更不用说了,谁敢把他们抓做了,恐怕明厅自己得罪乌纱帽就得摘了,去山里搬石头去!
齐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安抚、威吓敢闹事,搞得身心俱疲。
不过这件事对晋州城也有积极的影响--一时间晋州城的‘隐户’就多出来三万多户!
不过在晋州城这天发生的一件敢闹事---
王家之案公审。
除了之前公布的十大罪之外,还有许多王家在民间犯下的罪案也被一一查清。
什么强抢民、斗殴致死、偷税漏税、贩卖人口,种种罪名被一一罗列出来之后,王家更是激起了民愤,不杀不足以平民心。
公审之时更是请来了不少苦主,上台一一痛斥、哭诉王家所犯下的种种罪过。
本来整个公审夏耀计划一天就搞完,谁知道这王家实在太‘争晋州城真是搞得天怒人怨,仅仅这个苦主痛诉环节就搞了两天之久。
最后要不是夏耀紧急喊停,要求加快速度,怕是王家随地吐痰、大小便的事都得拿赵先明怎么办事的?”夏耀坐在公审大会正对面的茶楼上,皱着眉必这王家也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赵府台也是想杀儆猴吧...”齐民站在他身后,绞尽脑的在想着说辞。
“杀儆猴是没错的,但是他也不能逮住一只杀个没完没了吧?罢了,去告诉他,尽快进入尾声吧,晋州这么多事,哪有时间天天在这磨菇?老百姓都在这看热闹,工坊臣这就去。”
赵先明也很头痛啊。
晋王差人来给自己说了一下公审的环节,最好找一些苦主上台揣摩上意,以为是晋王殿下喜欢这口,想要拿王家狠狠出口恶气,才找了这么多人,谁知马屁又拍到马蹄子上了。
在晋王手下做事太难了啊!
可再有怨言也不敢蹦出一个屁来的赵先明,急忙将这个环节叫停,进入了最后的环节---斩首!
夏耀当时定案的时候确实手下留情了,只对王家一系,以及手下恶奴、死忠执行斩立决,其余只判了个胁从之罪。
但即便是这样,这辈子男的恐怕也只得去矿里挖石头,的去纺织厂将缝纫机踩冒烟流放,或者将犯发配到教坊司?
其实当初赵先明第一次审判结案递夏耀给打了回去。
开玩笑,这么多的劳动力不留下来物尽其用,榨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往外面扔,我是有病还是怎坊司,夏耀大手一挥表示爷踩缝纫计划三天就办的公审大会,才这么拖拖拉拉的延迟了将近审大会,除了让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另一个作用恐怕就是震慑这些闹腾王家那凄惨个个嘴上似乎都被拉上了拉链,按下了静音键。
除了王家的大罪之外,后面罗列出来的那些罪名。自己家这些年或多或少也没少过,真要继续闹下去惹恼了晋王,到时候给自己抓出来,开这么一场大会可就热闹了!
一个个也不敢再闹了,只能夹着尾巴回了家中苦思对策。
可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不能节流就只好开源了,除了给佃户减少租金,一个个的跑去山河实业开始登记,明年也准备种上晋王瞧不起红薯,对这种所谓高产粮嗤之以鼻,如今秋收后的产量傻子,不会跟钱夏耀倒是挺潇洒,王家嫡系被拉到公审大会街口齐齐砍头,剩下的该挖矿挖矿,该踩缝纫机踩缝纫机,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就开始接收赵家的土地、商铺了。
经过赖二与赵家的“友好沟通”,赵家“自愿”将名下的一半财产捐出,为晋州城的发展出一份力。
夏耀收到这份清单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说实话他本来没想要那么多的,对赵家也就是想略施惩戒而已,毕竟造反之事赵家确尾没有参与过。
但谁知道赖二办事这么给力,竟生生敲出他家一半财产,让夏耀着实发了一笔大财。
但是夏耀再三考虑,将那些田地最终划归了政务中心名下,单独弄出了一块“养济田”,所有产出将用来收养城中孤寡老幼,并派专人管理。
至于剩下的商铺,以及自己王府后面的百亩土地,夏耀倒是老实不客气的收下了,除了一部分用来扩建王府之外,剩下的夏耀另有他用。
晋州城再一次步入了正轨,百姓们秋收之后也趁着农闲去各个工坊找事情做,生产力一时间也有了大跃进,各种物资数不胜数。
而大棚今年夏耀并不准备推广,除了自己的皇庄之外,就是养济田那边也适当的种上了一些,以耐储存的大白菜为主。
而皇庄这边更多的是进行蔬菜新种子的培育,以待来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尤以土豆产计划要适当调整了啊,一味的种红薯可不行,那玩意儿吃多了放屁,我可不想被人叫做‘屁王’,
可惜咱种”,夏耀看着接天蔽日的大棚,可惜的叹道。
显示缺失,关闭转码、纯净、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