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风波

周瑜陛下,先迁界禁海吧,只要开始,末将便可筹谋一番,或许可让明军吃个大亏。”孙权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大吴皇便传出了孙权都圣旨!大吴实行迁界禁海,凡是沿海居民,需要向内地迁移,粮食、房屋焚毁,不得留服朝廷圣旨,一律诛连全家!命令下达,在迁移范围内的百姓们纷纷砸锅,东吴沿海,尤其是吴郡和会稽郡的沿海,人口稠密,许多百姓以打鱼为生。如今,孙权一道圣旨下来,他们都要背井离乡,今后生活更是没有着落!华夏百姓历来不喜欢背井离乡,随着孙权的圣旨下达,百姓们纷纷炸锅!“我们绝不迁界禁海,明军并未祸害我们,我们为何要走?”类似的呼声从沿海百姓口中传出,有胆大的百姓已经自发组织起来,对抗孙权的恶政,也有胆小的百姓,开始携带生活物资,遁入深山老林,企图躲避官府的搜查!东吴民变,一触即发!孙权头都大了,大规模的民变太可怕了,昔日强大的大汉王朝,不也在一场黄巾之乱中,变得虚弱不堪?孙权在建业皇召集了东吴大臣,商议迁界禁海之事。“陛下,不能再推行迁界禁海令了,短短吴沿海到处都是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对迁界禁海,若继续下去,极有可能酿成民变,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张昭拜道。“请陛下收回成命,废除迁界禁海令!”其余大臣也纷纷出列,请求孙权收回迁界禁海的命令!“不行,迁界禁海势在必行,若吴海疆,将永无宁日!”周瑜坚决道。“大都督,不能这么做啊,如此恶政,一旦继续推吴将彻底失去民心!”张昭劝道。孙权头都大了,他岂能不知,迁界禁海的严休无止的扰,让孙权没有任何办法。“大都督,你怎么看?”无奈之下,孙权只能看向罪魁祸首周瑜,迁界禁海的提议是周瑜首先提出来的。周瑜行礼道:“陛下,迁界禁海必须推行,百姓们之所以不愿离开,是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可以派出官员,告诉他们,大吴实行迁界禁百姓足够的补偿,百姓无法与官府对抗,最终只能同意迁移!”“大都督,你说得轻巧,我大吴沿海人口稠密,尤其是吴郡沿海,大量百姓,世代以捕鱼为生,让他们迁移吴不仅需要发给他们大量的粮食、物资,还需要大量土地安置,请问大都督,这些从何而来?”张昭质问道。孙权的迁界禁海令可是要求沿海五十里内的百姓全部内迁,吴郡四大家族的大多数产业都需要内迁族必然损失惨重。张昭虽不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人,可是,他非常明白,东吴能够稳定,离不开四大家族的支持,若是孙权铁了心要迁界禁海,不仅沿海百姓会对东吴离心离德,即便是吴郡四大家族,也会非常反对。到时候,东吴内部不稳,外有大明强兵威胁,东吴,绝不会是明军的对手!周瑜此时显然也明白了张昭的担忧,他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张大人说得不无道理,末将以为,迁界禁海令不如在除了吴郡之外的其余沿海郡县实行。”“若是吴郡不实行迁界禁海,那此令还有何意义?”孙权问道。周瑜笑道:“陛下,我东吴有三十万大军,若只是防御一个吴郡,绰绰有余,只要至会稽开始迁界禁海,我军只需要防御区区几十里沿海,明军想要攻破,必然相当困难。”孙权皱眉不语!孙权何等聪明,若是真按照周瑜的建议,在吴郡之外的地方实行迁界禁海,其余地区的百姓和家族必然怨声载道,他们会认为,东吴造成东吴内部的不稳甚至分裂。张、顾、陆、朱四大家族的人纷纷出列赞同,只要吴郡不用迁界禁海,对他们来说,损失便可以接受!虽然,他们在其余郡县的沿海地区也有些产业伤及家族根未反对。孙权此时也明白了张昭和周瑜的顾虑选择,要么全盘放弃迁界禁海令,要么在吴郡之外的其余郡县实行,这已经是吴郡四大家族的最大让步了!他挥挥手,说道:“此事容后再议,子布和公瑾留下,退朝!”退朝之后,其余大臣离开,孙权带着张昭和周瑜进入自己的御书房!“子布,若是朕执意禁海,四大家族会如何?”孙权直接问道。张昭陛下,若族虽不至于立刻造反,却会与陛下离心离德,一旦大明南下,四大家族很有可能,勾结大明,葬送我江东基业。”孙权闻言,脸沉,他是大吴大皇帝族面前,却必须不断让步。这让孙权觉得很憋屈!他狠狠的说道:“若是朕派兵铲除四大家族,会如何?”张昭吓了一跳,连忙劝道:“陛族在江东根深蒂固,关系势力错综复杂,我江东朝堂,大半或多或少与四大家族有些联系,若是陛下铲除四大家族,江东政权都将瘫痪。”周瑜也劝道:“仲谋,此事绝不可之过急,不仅是朝堂,我东吴军中同样也有大量四大家族之人,若是陛下真要铲除四大家族,恐怕还未行动,便已经泄露,一旦四大家族知道了陛下的打算,必然铤而走险,甚至直接与大明联系,放明军进入江东,到时候,我江东便彻底完了!”孙权脸更加沉,不悦底朕是这大吴皇帝,还是他四大家族才是这大吴皇帝?”
显示缺失,关闭转码、纯净、阅读模式